软环境建设|江源全面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
| 招商动态 |2017-03-30
新朋友点上方蓝字“看白山”快速关注!
从今年起,江源区利用一到两年时间集中解决影响软环境建设突出问题,力争在改进工作作风、狠抓工作落实上取得明显成效,在改变服务方式、提高服务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,在提升群众满意度、维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上取得明显成效。
在程序上解决“繁”。转变政府职能、简政放权,加快“四张清单”、“一张网”建设,定期更新发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,优化审批流程,做好存量减法,再造工作流程,研究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好办法,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江源区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新优势。
在效率上解决“慢”。转变工作作风、改善政务服务,以企业需求发展、项目高效服务、招商引资上台阶为重点,推进落实白山市投资项目快速审批机制,实行首办负责、并联审批、全程代办、限时办结等制度。积极推行商事注册便利化等改革举措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提升江源经济发展的硬实力。
在服务上解决“懒”。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,以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,创新优化窗口服务方式的措施办法,加快工作节奏,提高办事效率,提高群众和企业满意度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江源投资创业的新亮点。
在执法上解决“乱”。规范行政裁量权,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,制定明确的量化标准,向社会公开裁量标准。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,并向社会公布目录清单。加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管理,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,倡导“人性化”执法,打造公平规范行政履职良好形象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依法护航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在机制上解决“虚”。以强化制度落实和监督检查为抓手,认真把涉软相关文件落到实处,健全正向激励、行政问责、容错纠错机制,树立务实重行、干事创业导向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保障企业和投资人的护身符。
在政策上解决“浮”。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标准,抓紧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事项,加大清理涉软积案力度,凡是发现违反软环境建设相关规定都要进行问责处理,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,服务民营企业发展,建设和谐政企关系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实现后发赶超的新动能。
在重商中间环节上解决“冷”。树立亲商理念,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,建立区级领导、部门包保重点企业机制,切实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领导和投资者“两头热”,具体办事人员“中间冷”的问题,努力营造亲商、助商、扶商的好氛围,真正把软环境做成振兴发展的重要助力。
江源全区上下认清优化软环境是最大的硬资源、最大的软实力、最大的降成本,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。运用多种载体和方式,加强宣传和报道,在全区形成人人关心软环境,事事关系软环境,处处体现软环境,时时注意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,切实增强社会各界对江源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。
江源区委、区政府成立区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,各镇街、各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。区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听取有关情况汇报、研究解决重大问题。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调度会制度,定期召开牵头责任部门调度会,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对各镇街、各部门软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,对群众反映强烈、问题严重、整改不力或行动缓慢单位,及时进行批评、通报和处理。对不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,对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等现象,坚决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。
在3月29日召开的江源区“抓环境、抓项目、抓落实”推进工作会上,区委领导强调抓环境方面着力打造优质营商软环境、着力打造基础扎实硬环境、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廉政环境、着力打造文明的社会环境。抓项目方面突出项目谋划包装、突出招商引资、突出项目建设、突出服务保障。抓落实方面思想认识到位、工作方法得当、创新工作亮点、以成败论英雄。
目前江源全区上下用抓落实的实际行动说话,抓落实的实际效果说话,形成崇尚实干、狠抓落实的热潮。特别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、精细化和全程化服务,对于林源春、承天顺、富德等已经建成投产的企业,全力以赴帮助融资、拓宽市场、降低成本,提高收益。对于每一个引进的项目,当好“保姆”、当好“保镖”、当好“保安”,为企业提供“三保”服务,用口碑的效应引来一条条产业链企业、一批批企业家来江源投资兴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