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概况
| 工业园区 |2011-10-07
一、成立时间:2005年9月24日
二、建设地点:江源县南部,石人镇域内。
三、规模级别:规划面积12.56平方公里(工业起步区1平方公里)。按照省级开发区模式建设。
四、主导产业:传统主导产业—主要有滑石矿、煤矿、金矿等矿产业。
接续主导产业—主要有水泥、页岩瓦、琉璃瓦等建材业。
新兴主导产业—制药、生物造纸等产业。
五、产业基础现状: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,大力发展传统产业,积极推进新兴产业。现已建成以宝鑫矿业、合源选矿等企业为主导的矿产资源性企业12户,产品包括煤炭、铁、金、铜等自然资源初级及中级产品;建设以鸿源瓷业、盛源瓦业、万通节能建材等为主导的新型建材企业22户,拥有页岩瓦、琉璃瓦、欧式瓷瓦、免烧砖等建材生产线43条,为“东北瓦都”全面转变为“瓷都”、“陶都”奠定了雄厚基础。
六、未来发展思路、布局、方向、目标、措施:
总的思路是: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实施“工业强区、人才兴区、产业富区”发展战略,打好“生物、资源、项目、民营”四张牌,培育“新型建材、矿业开发、生物医药、绿色食品”四大主导产业,以加快发展为核心,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,以“建园区、举龙头、活中介、强服务、重调控”为举措,全面推进开发区建设,为顺利实施“十一五”规划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总体布局是:本着“高起点规划,高标准建设、高速度发展”原则,我们委托相关资质部门对工业经济开发区编制了12.5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起步区1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。规划了5个园区,即工业园区、生活服务园区、科技园区、商品物流园区和生态旅游园区。建成一个经济实力雄厚,城市功能齐全,人居环境优美,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新城区。
发展方向、目标是:
(一)经济发展目标
⒈国内生产总值:到2010年达到28亿元,年均递增40%。
⒉工业总产值:到2010年达到70亿元,年均递增40%。其中:高新技术产值所占比重达30%以上。
⒊财政收入:到2010年达到15000万元,年均递增40%
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:累计达到25亿元。
⒌实际利用外资:累计达到5000万美元。
(二)产业结构目标。
“十一五”期末,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:57:35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5%以上,高新技术比重达到38%以上。
(三)生态环境目标
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“十五”期末降低20%左右。森林覆盖率达到83%。城市垃圾无公害的处圾率和污水处圾率达到50%。
主要措施是:筑巢引凤,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;狠抓落实,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;优化环境,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:区镇联动,在推进城镇化、工业化进程上实现新突破
七、重点企业现状、发展思路、目标、措施:
自开发区成立以来,我们以项目为载体,以资源为依托,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做到“大项目顶天立地,小项目铺天盖地”,项目建设成效显著。截止2009年末,开发区新建规模以上企业46户,累计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。未来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,立足政策市场导向,重点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、科技含量高、产业关联度大、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,形成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。
